“惊天,动地”!浙大这支团队“力”志手牵星海、脚踏实地
在浙大,有这样一支科研“合唱团”
横跨航空航天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
致力于培育专注国家“惊天”“动地”事业的人才
以克难攻坚、交叉合作为科研追求
以兼容并包、教学相长为育人底蕴
以互促互进、温暖包容为团队氛围
他们用创新之魂唱响求是之音
跟随小浙一同走近
获得浙江大学第十届研究生“五好”导学荣誉称号——
由航空航天学院陈伟球教授领衔的
固体力学及其应用导学团队
凌霄“惊天”问苍穹,夯基“动地”觅真知。航天航空是“惊天”,圆奔赴空天的梦;土木工程是“动地”,筑安全坚固的家。当手牵星海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担当以力学为媒相遇,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有这样一个团队,跨院协同、学科交促,在“俯仰天地间”,任多元思维交汇,逐步形成“宽领域”“广人才”“大格局”的特色科研模式。
由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、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陈伟球领衔,固体力学及其应用导学团队横跨航空航天学院与建筑工程学院。团队导师以中青年为主体,其中不乏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等卓越中青年学者。
“如何让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柔性电子器件材料,为使用者带来最佳体验,就需要利用力学结构设计来破题。”陈伟球说。近年来,专注柔性电子、六维传感器等新兴领域,陈伟球及其团队将目光聚焦国家需求与国际前沿。“当前,六维力传感器进口产品占据了国内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,其高昂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。”陈伟球带领团队研精覃思,结合力学结构设计知识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、提升国产工艺核心竞争力钻研探索。当下,团队亦在新型飞行系统、海上风电基础装备等领域不断累积经验、贡献智慧。
传感器原理示意图
柔性材料
跨度大、领域广,团队如何协调开展科研与交流?
秘诀在于团队互通的“连音符”——延续三十年的讨论班传统。传承自著名力学家、“竺可桢奖”获得者丁皓江先生,讨论班上师生齐聚、思绪飞扬,“讨论班的报告完全参照国际学术会议标准,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演讲和总结能力,和不同研究领域的同门交流也时常能碰撞出新灵感。”2021级硕士生游镇宇说。
把握航空航天和土木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,团队采取“导师-高校-社会”的三主体育人机制,以力学筑基,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素养和宏大的学术视野。
在导师们的引导下,多名同学曾参与港珠澳大桥、杭州湾跨海大桥、京沪高铁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在一线施工现场用所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,切实“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”。团队导师亦推出“Go Global计划”,为学生搭建“对话世界”的国际平台。近五年来,团队累计已有44人次出国参与交流。
团队师生参与港珠澳大桥、大型海上风电项目建设
历经岁月沉淀,团队凝练出“以德为先、以精为要,以勤为径”的育人理念,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新的内涵。
陈伟球教授
“做学问,品德是第一位。”在陈伟球看来,“育人应当‘教之以事而喻诸德’。即使不善科研,品德高尚的学生加以正确引导,也可能在其他领域大有作为。”
谈及做学问的“精”,他回忆道:“丁老师曾帮助我将一篇论文反复修改十几版,这个过程使我了解到,对待科学研究和人才培育,都应像打磨珍珠一样,砥砺琢磨。”团队中曾为陈伟球博士生的吕朝锋教授怀着深深的敬意:“每位学生的第一篇论文陈老师都坚持打印出来手改。他的眼睛非常‘毒’,就连英文学术论文里的逗号打成宋体也能一眼看出。”
“奋斗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踏实肯干!”
在团队里,陈伟球是师生公认的“爱岗敬业”典范。他以身示范,每天坚持工作14—16小时,确保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,以勤勉治学带动着团队的青年教师,也影响了一批批学生。
陈伟球教授与团队学生
“‘Knowledge was boundless(学无止境)’‘Nothing is final(知无终止)’,陈老师经常用钱学森的名言勉励我们。”游镇宇说。陈伟球深信既要传承好“德、精、勤”的育人理念,更要鼓励学生打破范式、勇敢探索。吕朝锋告诉我们,“在我读书时,只要有新的想法,陈老师都鼓励我去尝试。尽管有些思路他能凭借经验预判是否可行,但他从来不会用自己的知识体系限制学生。”
在这样的育人理念培育下,团队学生频频产出亮点成果,“力学的拓扑优化大都依赖于传统算法,使用它计算传感器却发现结果极其不稳定。”正当2017级博士生胡雪岩为科研瓶颈一筹莫展时,陈伟球的一句话让他醍醐灌顶:“何不试着做一套新算法呢?”“对呀!”在坚定方向后,胡雪岩大胆迈进、小心求证,研究成果最终成功发表在计算力学最好的期刊CMAME上,引起了国际顶级的优化专家Sigmund院士、程耿东院士及其课题组的兴趣。
手摘星辰聚星光,足履实地行致远
在这支训练有素的科研“合唱团”中,每个“角色”都坚守履行其职责,指挥发令、乐团协奏、声部协同。团队温暖包容、创新进取,共同唱响一首清亮悠扬的求是之音。
“学术上严谨细致,生活中幽默随和。”胡雪岩这样形容导师陈伟球。作为“合唱团”里掌控大局的总指挥,将自己的教师主页名称设置为“Great ball”的陈伟球,“严肃”和“活泼”两种气质在他身上融合地淋漓尽致。
对他而言,“老师是学生最坚实的后盾,要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关心。我常常跟夫人说,培养一个学生就像多了一个孩子,即便没能从幼时就倾注关爱,但能在他们成长路上给予帮助和指点,也是一种责任和幸福。”
团队中的其他导师们正如经验丰富的乐手,为演唱的主旋律的学生们奏响和谐乐章。“我们会在尊重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特质,给予他们未来发展指引。”吕朝锋说,“团队也很宽容,不少学生在工作后又辗转回归科研,团队都会尽全力帮助。”
在这样和谐包容的氛围下,师生之间心心相连,团队之魂悄然凝聚。不同校区的同门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交流,在科研之余,师门一起过生日、搞团建,通过“约法四章”——约谈、约饭、约散步、约登山,在轻松的相处氛围里交换科研思路,交流生活点滴。
既脚踏祖国大地,亦仰望浩瀚星空。对于未来,陈伟球及其团队也给出了坚定的答案:一方面继续秉承立德树人、启真厚德为育人第一要义,担当学生学术和人生的领航者;另一方面,密切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学科发展方向,申请国家级科教平台,打响浙大品牌,讲好浙大故事,结合航天强国战略、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,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多卓越贡献。
文字记者:邹亚平丨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李香伶
图片来源于陈伟球教授团队
今日编辑: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欧阳雨轩
责任编辑:周亦颖|朱俊俊
推荐阅读